·当前位置:首页>工程资料
白云山隧道工程研讨会
http://www.finalmentetours.com 2013年01月12日02:54 来源:搜狐网
南都讯 记者魏凯 马强 经过了前期的隔空喊话后,昨日广州白云山隧道工程各方终于坐下来面对面对话。除了广外、广州市建委、市规划局、白云区外,此前一直缺席的市人大和市政协也参与讨论。研讨会历时3个小时,各方都表达了观点,总体而言现场对工程赞多弹少,明确反对的仅广外一家。
三套方案均横穿白云山
研讨会上,市规划局下属交通研究所首先汇报了白云山隧道工程整体工程:西起黄石东路,东至沙太路,穿越白云山山底隧道1.9公里,两段明挖隧道4.7公里,沿途环境敏感点包括空军安置房、广外、雅加达学院、军事禁区、黄婆洞水库、157医院、京溪小区、华乐药厂等。
目前工程有三套备选方案,三套方案在设置有轨电车、隧道下穿广外并横穿白云山方面都一样,唯一的差别是在有轨电车穿越广外的形式上。方案一是有轨电车地面横穿广外校园,方便校园师生出行,施工期间借用雅加达学院、酒店用地;方案二是有轨电车不横穿校园,而是在地面绕行广外南门外的校园路(该路现状也是一条市政路,用地不属于广外),这牵涉到广外2号办公楼、云山公寓等拆迁;方案三是有轨电车不走地面改走地下,跟隧道一起横穿广外,需要对云山公寓、雅加达学院的一些建筑拆迁。
汇报还强调,目前工程三套方案只是初步概念研讨,并且需要对生态、水、大气、噪声的影响做专项研究和评估。
广外成现场唯一反对声音
汇报一结束,广外副校长顾也力就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工程的反对。他说,白云山隧道工程目前仍没有到非实施不可的时候,华快三期、北环目前都仍在收费,如果政府努力将它们变成免费道路后,对于交通同样有改善作用,同时,一旦隧道横穿广外,将给学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现场另一位来自广外的代表、广外城市化与国际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宁同样反对工程,他对比国外的惯例,指类似工程应该同时由交通工程、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三个委员会公开讨论并投票,最终决定是否实施,希望白云山隧道工程也能采取这种做法。
这两位的发言也是现场仅有的旗帜鲜明的反对声音,此后现场观点就几乎是一边倒的支持:广州白云区副区长谢素琪列举工程会带来四大好处、永平街一位未具名的工作人员指其街道20万居民需要这条路,甚至举例因堵车“曾有一位重病者无法及时送院而死亡”……
面对白云区一边倒的声音,广外副校长顾也力忍不住当场反驳,不过现场主持会议的广州市建委主任侯永铨提醒“可以自由表达观点但无需辩论”,他才作罢。这次交锋也因此成为现场唯一的辩论。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态度谨慎
尽管此前曾有省人大代表旗帜鲜明地表态认为工程弊大于利,但昨日首次表态的两位广州市人大代表却都比较谨慎。广州市人大代表、市设计院副总建筑师张南宁指政府应该有全盘的预案、综合考虑交通和环境的影响,而广州市人大代表周新华则认为工程有一定合理性,但应先做环保的可行性论证,否则讨论无从谈起。
另外有三名来自广州市政协城建环资委的委员也没有明确地表态,都大致提出先要考虑是否有其他替代办法,如果非建不可则要先做好环境影响评估。作为管理单位的代表,白云山管理局总工程师胡汉林也没有明确表态。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四位来自高校和工程设计院的交通工程专家都旗帜鲜明的赞同工程上马。
在研讨会结束后,广州市建委主任侯永铨表示将会把各方观点如实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最终研讨会并未形成一致性的意见。
广州市建委:会继续倾听民意
广州市建委主任侯永铨:研讨会是作为市委市政府在重大项目决策之前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的表现,具体项目结合到白云山隧道,有关部门均充分表达了意见,对建或不建都有观点有理由。作为政府,目的就是多听群众的意见,为今后的重大项目决策提供依据。下一步对项目怎么走,按程序去做,也准备通过不同的渠道反复地倾听民意,接下来会把大家的意见整理后形成报告上报给市委市政府。
观点
反对派
广外副校长顾也力:白云山隧道工程目前仍没有到非实施不可的时候,华快三期、北环目前都仍在收费,如果政府努力将它们变成免费道路之后,对于交通同样有改善作用,同时,一旦隧道横穿广外,将给学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广外城市化与国际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宁:国外的类似工程会同时由交通工程、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三个委员会公开讨论并投票,最终决定是否实施,希望白云山隧道工程也能采取这种做法。
赞同派
广州白云区副区长谢素琪:隧道建设有三个好处,连接城市东西的重要通道;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隧道建不建,关键要听民意。任何一个工程都会有利有弊,只要进行充分评估后利大于弊就应该建。
白云区永平街道代表:永平街有二十几个楼盘,20万人口,原来的道路无法满足需要,塞车现象很严重。曾经有一个村民重病,就是白云大道塞车无法及时送医,最后死在路上了。华快虽然很方便,但目前收费很贵,从永泰站到天河黄埔大道起码要13元,普通市民不能承受。作为基层声音,希望市政府加快对白云山隧道的建设。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徐建闽:现在的道路增长落后于汽车增长。如果萝岗和白云区这一块的交通,要通过中心区,必然加重中心城区的交通负担。从缓解交通流、加强北部交通联系的角度来看,应该建。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赏锦国:支持建,从目前来看,建设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会比较大,但建设之后都是受益者。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熊正元:白云山隧道在路网中属于“骨架”型的道路,是交通的主干道,应该建。以前大家都觉得广州的高架桥很难看,但如果没有这些高架桥,我们能出门吗?其实国内有山有水的城市里修隧道的例子很多,厦门大学北侧有中古隧道,经过厦大图书馆东侧也有一条隧道,武汉经过武汉大学东西向的八一路隧道,长沙西二环路穿过岳麓山,经过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等。
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张诗富(同德围南北高架的设计单位):从解决交通的角度看,路是该建的。目前的三套方案之外,有没有更优的方案?能够通过改移隧道线位不碰广外,同时减少与10个敏感点之间的冲突?只要能够减少影响,哪怕是牺牲工程在某些方面不满足设计标准都可以。
谨慎派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设计院副总建筑师张南宁:白云区周边区域早上出不来、晚上进不去,这证明交通存在问题了,但解决问题的方式,除了打通白云山隧道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思路?为什么不做条横向联系的地铁线?可以让白云区的人不用到火车站、公园前来换乘才能到天河?另外,未来的施工管理、投入多少、怎么向市民交代,政府都应有全面的方案。
广州市人大代表周新华:广州云山珠水是特色,但从城市交通角度来讲是先天的不足,广州城市形态实际上被珠江和白云山压缩成L的形状,在L的拐点,交通问题很严重,一直是困扰。如果建一个隧道,可以减少中心拐点的拥堵,项目显然有其合理性,我支持。另外,从环保角度,部分市民有担忧,有关部门应认真考虑。
广州市政协环资委委员林彰平:广州主干路网的构建还是停留在单中心的概念,能不能用更大的视野,去看将来的主干路网怎么组织?未来实施123战略、构建多中心,白云山隧道还有没有必要建?如果一定要建,应满足两个条件,地质结构尤其是地下水一定要摸清楚,技术选线未必开挖最短距离就是最优方案,还有隧道的车道与外面干道的接点怎么组织的问题。
广州市政协环资委崔虹:政府在重大项目前,广泛听取民意,这点是好的,打通断头路确实势在必行,但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环境评估。
白云山管理局总工程师胡汉林:三点意见:一是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广州市白云山保护7条,建议工程线路征求市法制办,是否需要上报白云山总体规划的批准部门 国务院。二是隧道穿越核心保护区,对白云山地下水资源产生一定影响,需进行充分研究论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三是隧道方案西段采取明挖施工,对市民游客的正常登山和原生态山体环境影响较大,需充分论证,建议暗挖为好,因明挖段不宜太靠近桃花涧景区。
广州市政协城建环资委委员吴翔:白云山隧道是不是可以考虑为最后的选择?是不是其他的办法已经穷尽了?现状确实造成某些区域经济发展落后,交通拥堵可以通过发展公交车,但我不支持限制私家车,另外公务车是不是多了点?华快能不能免费?能不能鼓励市民拼车?从很多方面可以考虑,把交通拥堵降到最低。如果这些办法都穷尽了,可以考虑建隧道。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严密论证,市民应加强监督,建设部门采取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案去建设。
三套方案均横穿白云山
研讨会上,市规划局下属交通研究所首先汇报了白云山隧道工程整体工程:西起黄石东路,东至沙太路,穿越白云山山底隧道1.9公里,两段明挖隧道4.7公里,沿途环境敏感点包括空军安置房、广外、雅加达学院、军事禁区、黄婆洞水库、157医院、京溪小区、华乐药厂等。
目前工程有三套备选方案,三套方案在设置有轨电车、隧道下穿广外并横穿白云山方面都一样,唯一的差别是在有轨电车穿越广外的形式上。方案一是有轨电车地面横穿广外校园,方便校园师生出行,施工期间借用雅加达学院、酒店用地;方案二是有轨电车不横穿校园,而是在地面绕行广外南门外的校园路(该路现状也是一条市政路,用地不属于广外),这牵涉到广外2号办公楼、云山公寓等拆迁;方案三是有轨电车不走地面改走地下,跟隧道一起横穿广外,需要对云山公寓、雅加达学院的一些建筑拆迁。
汇报还强调,目前工程三套方案只是初步概念研讨,并且需要对生态、水、大气、噪声的影响做专项研究和评估。
广外成现场唯一反对声音
汇报一结束,广外副校长顾也力就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工程的反对。他说,白云山隧道工程目前仍没有到非实施不可的时候,华快三期、北环目前都仍在收费,如果政府努力将它们变成免费道路后,对于交通同样有改善作用,同时,一旦隧道横穿广外,将给学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现场另一位来自广外的代表、广外城市化与国际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宁同样反对工程,他对比国外的惯例,指类似工程应该同时由交通工程、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三个委员会公开讨论并投票,最终决定是否实施,希望白云山隧道工程也能采取这种做法。
这两位的发言也是现场仅有的旗帜鲜明的反对声音,此后现场观点就几乎是一边倒的支持:广州白云区副区长谢素琪列举工程会带来四大好处、永平街一位未具名的工作人员指其街道20万居民需要这条路,甚至举例因堵车“曾有一位重病者无法及时送院而死亡”……
面对白云区一边倒的声音,广外副校长顾也力忍不住当场反驳,不过现场主持会议的广州市建委主任侯永铨提醒“可以自由表达观点但无需辩论”,他才作罢。这次交锋也因此成为现场唯一的辩论。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态度谨慎
尽管此前曾有省人大代表旗帜鲜明地表态认为工程弊大于利,但昨日首次表态的两位广州市人大代表却都比较谨慎。广州市人大代表、市设计院副总建筑师张南宁指政府应该有全盘的预案、综合考虑交通和环境的影响,而广州市人大代表周新华则认为工程有一定合理性,但应先做环保的可行性论证,否则讨论无从谈起。
另外有三名来自广州市政协城建环资委的委员也没有明确地表态,都大致提出先要考虑是否有其他替代办法,如果非建不可则要先做好环境影响评估。作为管理单位的代表,白云山管理局总工程师胡汉林也没有明确表态。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四位来自高校和工程设计院的交通工程专家都旗帜鲜明的赞同工程上马。
在研讨会结束后,广州市建委主任侯永铨表示将会把各方观点如实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最终研讨会并未形成一致性的意见。
广州市建委:会继续倾听民意
广州市建委主任侯永铨:研讨会是作为市委市政府在重大项目决策之前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的表现,具体项目结合到白云山隧道,有关部门均充分表达了意见,对建或不建都有观点有理由。作为政府,目的就是多听群众的意见,为今后的重大项目决策提供依据。下一步对项目怎么走,按程序去做,也准备通过不同的渠道反复地倾听民意,接下来会把大家的意见整理后形成报告上报给市委市政府。
观点
反对派
广外副校长顾也力:白云山隧道工程目前仍没有到非实施不可的时候,华快三期、北环目前都仍在收费,如果政府努力将它们变成免费道路之后,对于交通同样有改善作用,同时,一旦隧道横穿广外,将给学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广外城市化与国际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宁:国外的类似工程会同时由交通工程、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三个委员会公开讨论并投票,最终决定是否实施,希望白云山隧道工程也能采取这种做法。
赞同派
广州白云区副区长谢素琪:隧道建设有三个好处,连接城市东西的重要通道;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隧道建不建,关键要听民意。任何一个工程都会有利有弊,只要进行充分评估后利大于弊就应该建。
白云区永平街道代表:永平街有二十几个楼盘,20万人口,原来的道路无法满足需要,塞车现象很严重。曾经有一个村民重病,就是白云大道塞车无法及时送医,最后死在路上了。华快虽然很方便,但目前收费很贵,从永泰站到天河黄埔大道起码要13元,普通市民不能承受。作为基层声音,希望市政府加快对白云山隧道的建设。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徐建闽:现在的道路增长落后于汽车增长。如果萝岗和白云区这一块的交通,要通过中心区,必然加重中心城区的交通负担。从缓解交通流、加强北部交通联系的角度来看,应该建。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赏锦国:支持建,从目前来看,建设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会比较大,但建设之后都是受益者。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熊正元:白云山隧道在路网中属于“骨架”型的道路,是交通的主干道,应该建。以前大家都觉得广州的高架桥很难看,但如果没有这些高架桥,我们能出门吗?其实国内有山有水的城市里修隧道的例子很多,厦门大学北侧有中古隧道,经过厦大图书馆东侧也有一条隧道,武汉经过武汉大学东西向的八一路隧道,长沙西二环路穿过岳麓山,经过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等。
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张诗富(同德围南北高架的设计单位):从解决交通的角度看,路是该建的。目前的三套方案之外,有没有更优的方案?能够通过改移隧道线位不碰广外,同时减少与10个敏感点之间的冲突?只要能够减少影响,哪怕是牺牲工程在某些方面不满足设计标准都可以。
谨慎派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设计院副总建筑师张南宁:白云区周边区域早上出不来、晚上进不去,这证明交通存在问题了,但解决问题的方式,除了打通白云山隧道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思路?为什么不做条横向联系的地铁线?可以让白云区的人不用到火车站、公园前来换乘才能到天河?另外,未来的施工管理、投入多少、怎么向市民交代,政府都应有全面的方案。
广州市人大代表周新华:广州云山珠水是特色,但从城市交通角度来讲是先天的不足,广州城市形态实际上被珠江和白云山压缩成L的形状,在L的拐点,交通问题很严重,一直是困扰。如果建一个隧道,可以减少中心拐点的拥堵,项目显然有其合理性,我支持。另外,从环保角度,部分市民有担忧,有关部门应认真考虑。
广州市政协环资委委员林彰平:广州主干路网的构建还是停留在单中心的概念,能不能用更大的视野,去看将来的主干路网怎么组织?未来实施123战略、构建多中心,白云山隧道还有没有必要建?如果一定要建,应满足两个条件,地质结构尤其是地下水一定要摸清楚,技术选线未必开挖最短距离就是最优方案,还有隧道的车道与外面干道的接点怎么组织的问题。
广州市政协环资委崔虹:政府在重大项目前,广泛听取民意,这点是好的,打通断头路确实势在必行,但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环境评估。
白云山管理局总工程师胡汉林:三点意见:一是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广州市白云山保护7条,建议工程线路征求市法制办,是否需要上报白云山总体规划的批准部门 国务院。二是隧道穿越核心保护区,对白云山地下水资源产生一定影响,需进行充分研究论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三是隧道方案西段采取明挖施工,对市民游客的正常登山和原生态山体环境影响较大,需充分论证,建议暗挖为好,因明挖段不宜太靠近桃花涧景区。
广州市政协城建环资委委员吴翔:白云山隧道是不是可以考虑为最后的选择?是不是其他的办法已经穷尽了?现状确实造成某些区域经济发展落后,交通拥堵可以通过发展公交车,但我不支持限制私家车,另外公务车是不是多了点?华快能不能免费?能不能鼓励市民拼车?从很多方面可以考虑,把交通拥堵降到最低。如果这些办法都穷尽了,可以考虑建隧道。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严密论证,市民应加强监督,建设部门采取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案去建设。
相关链接:隧道台车用附着式高频振动器
上一条:桃花峪黄河大桥南引桥箱梁预制完成 |